那些洛阳各体系的部队现在可都并不是很忠心,而他最为期盼的大军现在还在和函谷关的那些守关士兵们磨牙呢。
那么董卓又为什么突然要做这个三公呢?他给自己加个将军号不好么?让他的前将军变成骠骑将军甚至是大将军难道不好么?他怎么想到了司空这个文官职位呢?
原因就在于对于司空职权的最后一句解释“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这一句上。
这句话中的“造”字应该理解为“猝”的通假字。也就是说,当国家遇到巨大的突发事件或者重大的疑难事件,司空就需要进谏并于理力争,和太尉是一样的。
那么既然和太尉是一样的,那么太尉遇到这种事又该怎么做呢?
“凡国有大造大疑,则与司徒、司空通而论之。国有过事,则与二公通谏争之。”
原来这才是三公政治的精髓——也就是说一旦皇帝做出了某种决议,而三公经过商议后一致认为这项决议将会损害到大汉帝国的根基,那么三公就可以对皇帝的决议发动联名抗议。
而如果三公的实力大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么霍光、王莽当初曾经做过的事情便可以再现了。
当然,想要废立一个皇帝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董卓也不认为自己现在有如此巨大的实力,虽然不论是何太后还是小皇帝刘辩以及那个陈留王刘协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但是一旦他对皇帝进行废立那么结局只有两个——一个就像霍光那样权倾天下,另一个自然就像王莽那样被天下人所唾弃进而起兵反对。所以,不进行一番谋划就忽然行动显然是非常愚蠢的一件事。
所以,董卓的第一步便是成为了三公之一的司空,同时让刘辩下令打开函谷关。
好吧,杨定想打但是怕打不下来,段煨能打下来但是不愿意打,董卓这两个不知道该不该算是部下却掌握了西凉除董卓外最大的两支私军的首领还真是有够个姓的。
恐怕如果董卓不下令函谷关守将开关的话,只怕这两位还会在关前磨蹭到地老天荒,磨蹭到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