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果然,朱高煦听到这话,瞬间将睡意丢之脑后,一下子精神了起来。
随后跟着朱元璋的龙撵,向奉天殿走去。
等朱元璋拉着朱高煦的小手从后方来到奉天殿时,一众文武大臣早已在殿中站好。
看到朱高煦再次陪着朱元璋上早朝,一众大臣纷纷互相看了看,一时间整个大殿心思各异。
陛下未免有些太过宠爱朱高煦这个皇孙了。
没有管那些大臣的心思,朱元璋迈着虎步坐在了龙椅之上,随着一声“上朝,”众多文武大臣纷纷行礼。
“闲话咱就不多说了,你们都知道,北方各省大灾,谁给咱想想办法。”
朱元璋没有废话,刚坐下就开始试探一众大臣的反应。
哪怕心中早有乾坤,但朱元璋还是打算借此机会看看大臣们的反应。
这就是帝王之道!
可一众大臣面对朱元璋此话,却纷纷低头不言。
北方大灾可不是小事儿,这种情况下宁可不说也不能说错。
看着下方寂静一片的众臣,朱元璋冷哼一声,有些不满。
“怎么,咱这么多大臣,难不成没有一个能给咱一个有用的法子?”
感觉到朱元璋的不满,一众大臣更加小心翼翼,没有人冒然说话。
就在这时,胡惟庸站了出来。
“陛下,臣觉得眼下应当先运粮,解了北方百姓腹饥之危,随后再从山西派遣移民恢复建设。”
“臣觉得,可由朝廷派粮,同时由陛下下旨,调灾区附近粮仓现行赈灾。”
胡惟庸不愧是大明左丞相,关键时刻站出来顶住了老朱的压力。
不过,这些落在朱高煦眼中则淡淡一笑。
不可否认,胡惟庸此法确实不错,如果运行得当起码能暂时稳定住北方局势。
但朱高煦同样清楚,胡惟庸之所以调粮,更多的绝对是私心。
胡惟庸党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