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九州之外,一州之长皆为刺史,多由文官担任,边境九州责由武将担当一州之长,称作都督。与历史不同,自成一体。
可并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武兆这二十八州之外还有存在着大小诸国。
北境之外,有如今一统四部,疆域可占武兆三分之一的鲜努王建立的大汗国虎视眈眈,大战不起,小战不断。
南境有二百年前文兆末期的叛党余孽,逃至蛟州以南,凭借天险建立的南象国,妄图重回中原。
东海更有扶桑小国,不值一提!
而这些武兆邻国中,真正算得上历史积淀深厚的当数西北边境之外的独孤大桓。
桓国地处武兆凉州以北,所辖划分天圣,楼兰,敦煌,玉河,萧图五州。
桓国独孤氏相传早在八百年前便已在中原建国,曾与那个江湖流出至今的千古剑帝争过天下,兴盛时可吞下半个江山。可惜自剑帝隐于江湖后,中原被后来居上的殷氏收入囊中,建立了二百年大殷,桓国战败,最后只得偏居一隅,在离曾经都城万里之外的天圣州建都,苟延残喘至今。
随后大兆始祖皇帝灭殷朝而雄踞中原,桓国被赶至如今的凉州以外,自此以后,桓国独孤氏再无人能率众重返中原。
有先人评价历史:桓国独孤氏,代代为贤君,可惜百年没出过一个野心勃勃之流,不敢与这天下争一争,一味求存,不思开疆拓土,偏安至今。
大兆五百年,历代君王何曾不想吞并这个来自中原的“属国”。可就是在这大桓独孤王室的一代代励精图治的运作下,硬是凭着这五州之地,百万之民,存留至今。
武兆申武年间,也就是老皇帝忱尧在位时期,西北桓国独孤氏发生了两起大事,几尽灭亡。
一为桓兆和亲 一为独孤氏内乱
当年的桓王独孤楚曾有三子一女。女儿还未出闺阁便已名满天下,被称为天下第一美人,传得神乎其神,引得武兆无数风流士子借这游历之名奔赴桓国,只为一睹美人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