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为大、小盘龙棍,造型和结构类似连枷,一头细短、一头长粗,挥动起来能击马脚、破甲兵或敌手中的硬兵器。
棍法即为拳法,两者有互通之意,可互相脱胎转化。
事实上大部分的武功并非纯粹徒手,都有涉及到相关招式套路通配的兵器。
只是想要得到一把称手的兵器并不容易,神兵利器往往难得的,同凡铁凡钢铸造,还不如蛮修肉身,至少拳术在各种徒手武技功夫里算是威力较大的了。
除此之外,宗慎得到的《形意拳经》中也有关于对应兵器的选择。
比如“脱枪为拳”,意为以枪术映拳术,对应的便是形意大枪!
而枪术又能变为棍法,故而还有形意九洲棍、五行棍。
又以五行、六合之势衍生出五行刀法与六合刀法。
如此也彰显了完整武技和残缺武技的差距。
不过宗闲倒是不急,只要本家功夫足够熟练,他随时都能迅速掌握大、小盘龙棍的招式,毕竟两者互通。
思绪迅速转动,他回到了小木屋内,剖解起手中的鬼面猿猴来。
由于身中毒针的原因,肉是不能吃了,也许高温烹煮能够分解毒素,但他并不想去费心处理,猿猴长得太磕碜,也太像人了一些。
利刃划开鬼面猿的皮毛,宗闲将它开膛破肚。
他对蛮兽的知识较为匮乏,算是吃了个没文化的亏。
但是没有关系,文化不够,解剖来凑。
……
大约过去了一顿饭的功夫,宗闲就把鬼面猿肢解的七零八落。
木梁地面上浸润的血液已经干涸,他的手中提着一只小如红枣的暗红液囊。
这枚液囊位于鬼面猿心肺间的空隙里,即便尸体都凉透了,它依然散发着温热。
宗闲还能从中感受到一股十分精纯的气血。
锻体有成的武者都能通过近距离的触碰感受到气血的存在。
直觉告诉他,这枚液囊应该是鬼面猿体内淬炼出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