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离梧桐中学半小时车程有个地方叫做“秦榛子”,当然指的是自行车车程。秦榛子靠近运河畔,四季湿润,冬冷、夏也不太凉。如其名字所说,该地姓秦的有很多,像五班的秦怡、秦杏芳等人就都是那里的,那儿除了姓秦的之外还有个大姓,就是姓吴的——如此一来,吴秦他的名字由来就很好解释了,不过今天还是先说说吴旭家的事情。
吴旭家祖上据他自己说还算阔绰,祖辈靠着灵巧的手工活,以及经年累月努力辛勤的工作,不仅换来了家境的优渥,在四里乡还闯了点名头出来,人们只要提起送人的高级小玩意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家——小到竹蜻蜓、孔明锁,大到屋子、木活佛,都可以提前订做,可惜手艺本就相当繁琐,旧社会靠小玩意儿留客,大头指着富户尚可过活,后来遇了时局动荡许多人连饭都吃不起,更无暇顾及什么精神需求,他们家的活计也就渐渐日薄西山了,到了吴旭这一代看到把刨木刀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只剩后院杂物间遗留的一些老物件,仍固执地记着往昔盛年的光景,天气好的日子里还能时不时发出些智慧的光泽。
吴旭的父亲平日里掌握着生死与轮回,常在刀尖上讨生活——换句话说是跟国产零零七一个工作,但不同的是为人稳重不跳脱,连招揽客人的话都不怎么会说,生意却能全靠回头客——嘴上不会哄人回头客还多,这是对一个商家货源质量和个人品格的最大认可。
吴旭练的这么健壮,也是要时常帮助家里生意的原因——掌握动物生死,靠的是勇气和技巧,而案板上的操作则更多看重的是力道,如果手上没有点儿把子力气,连要卖上小半天的骨头你都劈不了,更别说还要剁那些又滑又韧的厚肉了——所以他从小就有意识地锻炼身体,手臂都快要和班里做题家们的小腿差不多粗了。
从世故的评判眼光来看,吴旭家人中社会地位最高的要数他的二叔吴玉桃,这位狠人很早就在当地最好的高中教数学,因教学风格狠辣不留情面著称,往届毕业生给起了个雅号,叫做“大老虎”——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