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曹操稳定河北之地,准备携大胜之威,挟持献帝。
可是再一想,洛阳方面实力不算太强,可也不算弱,又占有绝对地理优势。
曹操顶着一定外界压力,连续与袁绍交战。
如果自己是曹操,肯定不会自甘步入道德制低点,立刻发动对洛阳的战争。
除非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亦或是有人作乱邀请。
李儒肯定在防范董承,天子又需要董承制衡李儒。
朝廷还是一锅粥啊。
自己如果处理不当,估计会和“八王之乱”的那几个禽兽一样,自掘坟墓。
就算处理的好,也有可能像八王之中的唯一一个人,长沙王那样,被各种背叛暗算。
这件事必须非常谨慎地处理。
回到曹操的问题上,李儒肯定能应对曹操的挑战,至少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开战。
算一算,历史上袁绍差不多挺不住了。这条世界线,又接连丢失邺城、巨鹿,估计不会比历史上坚持更长时间。
是否准备出兵拿下幽州?
这件事可以在会议结束后再做决定。
伏完和孔融也是这样设想的,要不然让童远大军西去,给曹操背刺的机会。要不然让童远非常重视,使其先出兵幽州,与曹操矛盾全面升级。
不论哪种,都对除国贼复兴大汉有好处。
而朝廷在益州刘璋这里,也挖了一个坑,准备让童远往里跳。
......
第二次孟津会谈的第一天非常顺利。
益州方面的计划全都可以执行,刘璋在长期友好,朝廷有意的情况下,应该不会做实质性反对。
田丰很快就是侍中,随后直接出使说降张鲁和刘璋。
曹操很有威胁,但不太可能四处为敌,或者突然找过来决战。
总觉得有些顺利。
顺利得有点假。
恐怕有问题。
伏完之前比较神秘,这回突然无事献殷勤,必然有所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