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河明县九品县令一职,彼此生休称英雄,黄土尽蒙矣,只唤作老翁。”
“吾父一生跌宕如暮鼓晨钟,前半生立于华山,端是拂尘,遵道家之行规,清心修性,心甚德之。”
“然,元末天下大乱,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民当不测之患,使于蒙尘之间,不见当年之光。”
“......”
“‘明王出世,普度众生’此言一出,四方民众运火气,正升杀也!”
“将士振臂高呼,贱力当贵,然立圣功而建大业也!”
“......”
“吾父拒功拒赏,行而不纳,只言民有地,商有路,寡母无需再送儿,盛世即到,吾应归林修道也。”
“众人拥之不走,吾父奈做九品县令,得以守民生之多乐也。”
“义勇英豪不见名,只容黄土留坟头。”
“下山赴难救乱世,喜得仙道登华山。”
刘仁一字一句地念着这篇文章。
所有人都默默听着。
在场的文武百官、诸位皇子、诸位考生十有九皆是博学多才之人。
这么一听下来。
无一不赞叹。
无一不佩服。
反倒是萧洛安听着听着。
自己还有些尴尬。
倒也不是说,他对这篇文章有所鄙薄。
只是因为有太多人提起这篇文章了,反而让他觉得有些臊得慌。
终于等到刘仁念完了。
萧洛安也是松了一口气。
朱元璋问道:“大家觉得如何?”
如果是没有朱元璋起这个头。
那么众多文武百官以及诸位皇子,竟然是不敢对这篇文章做过多的定论。
这篇文章从表面上看,似是讲萧洛安的道士父亲的一生。
实际上,回过头来细细一深思。
便能够知道,萧洛安这是在大赞道家风骨,大赞道家思想。
而如今是独尊儒术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