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翻开萧洛安的这本《微积分之道》。
同样的。
开篇第一句也是摘用了《道德经》的原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看样子萧洛安所说的微积分,就是从这一句话衍生开来的。
只是朱棣实在是想不明白。
这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就这么几个字。
看上去哪里能够和算学知识关联起来了?
他有些不太相信地问道:
“萧会元,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你说这里关于到算学知识,此话从何说起?”
萧洛安道:“主要就在这‘毫末’二字。”
“微积分是一种极限思想,它是用来表现无限微小的的东西。”
他捻起落在是石桌上的一片杏花花瓣。
接着道:“不知你们国子监的算学博士,可否教过你三国时期算学家刘徽的割圆术?”
燕王朱棣现在还只是个二十一岁的少年。
平时对于算学课。
他也不怎么去深入学习。
他还真的没注意过,这割圆术到底讲过没有。
这会儿如同被老师点到名字的学生一般,低下头不回话。
而作为众皇子榜样的太子朱标。
则是担起了典范的作用。
朱标回道:
“有提过一些,只说是将一个圆形切割为多边形,如此不断重复割下去,最后的多边形看起来就和圆形无差了。”
萧洛安:“刘徽的割圆术,其实就是极限思想的表现。”
“通过不断切割,不断求极限,最后计算出徽率。”
徽率,便是现代数学中的圆周率。
在这里。
萧洛安并不打算和两位皇子来探讨圆周率。
要知道,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可是把圆切割到边形,才慢慢计算出圆周率的。
这其中涉及到三国时期的筹算进行开方法,十分繁杂。
就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