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的月光下,两辆牛车慢慢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从山前村去大路口距离不远,差不多有四五里路,这条路李家兄弟从小走到大,说闭上眼都能过去有点夸张,但哪里有坑,哪里路窄基本有数。
也正是这种熟悉,两人才敢在夜里在这条路赶牛车。
要知道旁边就是十来米高的陡坡,只要一个不小心,牛车要是翻下山去,那牛和人基本别想活命,最起码也是重伤的下场。
陈勇骑着自行车走在前面。
倒不是他对这条路比两人更熟悉,其实是因为他手里的手电筒。
自从金手指空间出现,他想着平时方便,就在里面放了不少小物件,这手电筒就是其中之一,没想到今天还真派上用场。
比起后世五花门的手电筒,这时的手电筒光先并不亮。
这时手电筒用电池做能源,灯泡只是一个小灯珠,主要靠银色反光碗来反色光线,相比后世的LE灯,那亮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可就是这样的手电筒,也不是这时农村能够拥有。
山前村三十几户人家,这是连电都还没通,更别说拥有手电筒,晚上村民照明还在用落后的气死风灯(又叫马灯和煤油灯)。
甚至为省钱,村民只会在需要的情况下才点灯,农村一般休息比较早,大多数也就借月光来照明。
之前李建军见陈勇拿出手电筒,就感到特别眼色。
作为村里的大村长,又是村长的儿子,一年中很多时候,他晚上都得在村里四处巡查,一般都靠月光照明,只有实在没办法才提个气死风灯。
他早就想要一个手电筒。
每次去公社开会,只要到晚上看到隔壁石桥庄的大队长拿个手电筒,和他嘚瑟就特别来气。
还说什么∶东梅嫁给他真白瞎。
越想他就越气,要不下个月去城里去买个手电筒?
可一想手电筒得用电池,买电池又得花不少钱,再说陈勇那手电筒一看就是高级货,比公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