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瓶颈期,中高端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也基本到了高位。所以引流的因素就不仅仅是这片住宅的质量和环境,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比如教育、医疗、服务业结合体。我们打算在那里先办一所民营学校,十二年制的小初高,然后把那片住宅当做学区房卖。”冯笑灵说道。
“可是,民办学校的引流能力是有限的。”萧寻思忖了一会问道。
“所以,我们的想法是,咱们教育局牵头,除了建校的一些政策支持,再把全市公办学校里最好的老师抽调出来到我们的学校来教学。我们的条件丰厚,前提是编制不动,事业单位工资正常发放,我们给再给开一份工资,另外单独再给这批老师建几栋楼安家,一人一套,全个人产权的商品楼。”
萧寻听罢瞪大了眼睛,心中深感震惊,这绝对是一个大手笔的买卖。但是,他隐隐的感觉到,这里面所隐藏的巨大的商业风险像黑夜中潜行的鬼魅,伺机而动却不可名状。
冯笑灵笑着说,“至元集团的战略可以分四个阶段为期五到七年落地实施,C市的GDP将为此每年提高百分之二,这所兴建的学校将成为C市教育旗舰,它的起航将是咱们萧局长政治履历里最辉煌的一笔。”
至元集团开出的筹码很诱人,萧寻默不作声,他的心被深深的打动了,觉得自己的狭隘得像一个稚嫩的孩童在计算着自己的得失,这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只要操盘得当,不仅可以名利双收,连C市这样的北方大城也限制不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风险呢?萧寻的理性让他冷静了下来。首先,民办学校的申报批文并非C市的教育部门可以决定,需要省上级领导部门的批复和国家质量监督局的审核,单这一层就极难实现。其次,各学校抽调最好的教学力量,这太理想化了,假如把人都调走,优质生源必定也被引走,原单位怎么过日子?各阶段的教育平衡就会被打破。再者,很显然至元集团是想先办学校,再卖期房,一旦资金链断裂,必然会不断牺牲学校的利益来续命。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这背后雄厚的资本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