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九年,4年三月。
许昌,魏公府。
正值曹操授封‘魏公’不久,距封王也只一步之遥。
“砰!”
“可怒也!”
“区区一黄口小儿,竟敢以汉中主自居,占孤之益州,夺孤之地妄图称霸?哈哈……小子狂妄!”
曹操怒拍案桌,横眉竖眼。
一时气愤,一时笑骂,让人猜不透。
刘晔出列,率先说道:“魏公,当下时机正好,理应出兵汉中,钳制益州,震慑刘循。二刘之争,耗尽元气,益州各郡赤地千里,人口大减,白骨遍野。
刘玄德讨不得好处,反损兵折将,连失黄忠赵云庞统等猛将谋士,赤壁之利尽失,必被江东孙权所谋,二虎相争两败俱伤,对于我方实则百利无一害。
因此,夺回汉中乃大好时机!若让刘循小子养成气候,唯恐不妥。”
“臣附议!”
蒋济附和道:“凉州初定,唯恐生变,当南下汉中乘势夺之!当下益州内事未稳,兵祸之乱多起,加之刘循此人极度张狂,独霸专权,持功自傲,连刘季玉也被迫架空,成了傀儡。
益州世家大族,士绅豪强多有被他压迫清算,抄家灭族的不在少数。据闻,还制定了新法,说什么革新旧制,大谈变法强军!”
曹操沉声哼笑:“哈!好一个革新旧制,变法强军!能成吗?老子打土豪打了几十年,越打越多……刘家小子,志气不小,本事倒不知有几斤几两。”
“贾诩,你怎么看?”
闭目养神的贾诩,闻声打了个摆子,急忙弯着老腰,惶恐说道:“臣,臣觉得可行。”
曹操皱眉,将手肘压在大腿上,侧身饶有兴趣的问道:“文和可知,今日堂议,议的可是啥?”
贾诩一副老态龙钟的神色,迷糊的说道:“老臣,晓得。议汉中归属,荆川取舍之利弊。”
“唔,好!那文和,有何方策可向孤,献之?”
“老了,都是后生的天下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