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无奈,开始普及起了地理常识。
“爹,你看这是我大明,黄河长江顺天应天,北边是鞑靼与瓦剌,西边是西域诸藩小国,东边就是朝鲜与倭国,南边是暹罗等山区小国。”
朱高煦指着堪舆图,直截了当地点出了大明周边夷国。
朱棣听后虽然点了点头,因为这堪舆图画得很准确,只是大明有点小罢了。
“其他暂且不提,爹你知道东边的倭国吧?在大明印象中这就是块化外蛮夷之地,极其贫瘠贫苦,但是倭国的资源,却是极其丰富!”
朱高煦提笔在倭国圈内点了一个黑点,“这里是石见银山,含银超上亿两,这里是佐渡金山,含金超千万两,含银越百万吨……”
话音未落,朱棣便豁然起身,怒喝道:“这不可能,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银子?上亿两白银,千万两黄金,我大明一年赋税才不过三千万两银子!”
上亿两白银,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
上亿两白银啊!
朱棣彻底震惊了,根本就不敢相信!
别看大明现在一年税收三千万两银子但那是加上粮食丝绸等在内折算出来的数字。
大明现在一年的税银,都不超过三百万两!
上亿两白银,千万两黄金,那是什么概念?
下意识地,朱棣觉得这个老二在胡乱吹牛,瞎几把扯淡。
“对啊汉王爷,倭国贫瘠大家都知道,不然那些倭寇怎会冒着生命危险,劫掠我大明沿海?”
就连小鼻涕都跟着附和道,压根儿就不相信。
朱高煦叹了口气,耐着性子解释道:“倭寇劫掠大明,原因有很多。”
“其一,倭国洪武年间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的一些南朝地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我大明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
“其二,倭国的许多生活必需品如丝、布、锅、针及药材等都靠我大明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