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子赐水!”
楚羽端过茶碗,很开心的喝了起来。
朱元璋则有些幽怨的看着楚羽。
“父皇,天色已晚,这田里的稻子不是一天就能割得完的,就将百官召回来,咱们回县衙了吧。”
朱标突然道。
闻言,朱元璋点了点头,就让朱标去召回百官了。
而趁着朱标在忙活之时,朱元璋却又朝楚羽神秘兮兮的道:“楚学士啊,那你说如果朕发现朕的儿子中有一个生有反骨,朕这是不是该防患于未然?!”
闻言,楚羽挑了下眉毛,随即笑着道:“陛下,您的儿子哪会有反骨的,这个天下都是你家的呀!那有自己反自己的?”
闻言,朱元璋无语片刻,才憋出来一句:“朕的意思是,未来咱某个儿子,大明的某个亲王,可能会造反!!”
“..陛下,如果你真这么不放心的话,那你就别把那位皇子封为藩王了,就把那位皇子养在眼皮子底下,比如将他封在这上元县,时刻监视,日后这位皇子手上无兵无粮的,自然不可能造反了。”
楚羽笑着道。
“.......。”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好一会儿后,他才缓缓的摇了摇头。
“楚学士啊,朕的意思不是要朝朕的儿子动手,而是有没有办法让朕的儿子既能当藩王,拱卫大明,又不会造反?!”
闻言,楚羽立刻就明白了。
朱元璋这是知道分封藩王的危害,却希望能将这种危害降到最低,最好是将之彻底杜绝!
朱元璋并不是认为自己分封藩王有什么错误,他只是想让楚羽对他的分封藩王之策做一个改进而已!
这位名流青史的千古一帝,此时更像是一个自私的父亲。
固执的想要护住他的所有儿孙,荣华富贵。
世世代代!
“陛下,藩王戍边之后,手里有兵,在地方上又有威望,无论其手中兵马多少,只要有了这两样,他就有了造反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