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得带人去把整个考场巡查一番。
晚上时还得跟众副考官一起查阅考生的试卷。
如今采取计分制,众考官的工作量却不减反增,因为此时每天考生要做的题足达十道。
题目多了,论文多了。
那批阅卷子的时间自然就长了。
楚羽整天忙碌着。
再次回到了整日的工作节奏。
等九天之后。
科举会试结束。
又过了几日。
楚羽才终于将分数最高的三百份卷子整理出来,并带着这些卷子进了紫禁城。
乾清宫中。
朱元璋听说楚羽来了,立刻让人将楚羽请了进来。
“陛下,本届科举已经结束,这是三百名成绩最好之人的卷子,请您过目。”
楚羽将三百份卷子奉上。
太监立刻将卷子接过,而朱元璋也认真地翻阅起了卷子。
“来人,赐座。”
一名太监抬来了一根一尺高的小凳子。
楚羽扯了下嘴角,便乖乖的坐下了。
在乾清宫这地方,有的坐都不错了。
楚羽也不嫌弃凳子矮。
而朱元璋在翻看了十份卷子后,突然很感慨的道:“楚翰林,有了这计分制,这科举制也总算是能公平取士了!”
那些卷子上,都配了正确答案的试卷。
每道题的论文哪里错了?扣了多少分?全都清清楚楚。
如此试卷考出来的,即使是写股文,都绝对是写的最好的。
再不会因为考官自己的喜恶,而决定是否取士了。
公平,绝对的公平!
朱元璋完全找不到一点错处!
闻言,楚羽淡淡一笑,拱手道:“这都是陛下英明,若无陛下支持,这计分制也推行不下去。”
楚羽一记马屁拍上去。
朱元璋顿时心情大好。
“呵呵,楚翰林,今日朕会主持午朝,你就先去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