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煎熬呢?
依林玉儿说,这种事眼不见为净,谢氏现在还年轻,模样生的很不错,倒不如就这样将错就错,重新寻觅第二春,另寻个合适的人嫁了,时间久了,对林远的情渐渐淡了,便也看开了。这要是经常搅合在一起,谢氏到了猴年马月也不会忘掉他,心情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且,那位郑二小姐应该也不会是傻子,时间久了必然会发现踪迹,这样到时会发生什么事还真不好说。
所以,林玉儿摇头否决,希望能改变谢氏的想法。
“你和宝儿是林家的子孙,这本是你和宝儿该得的,只是委屈你们,原本正正经经的林家嫡子嫡女,却变成亲戚。玉儿你不用管了,这事娘来处理。”谢氏下定决心道。
我宁愿不要这个身份啊,这个身份到日后是需要拿脑袋换的!林玉儿在心中吐糟,再看看谢氏的脸色,她又不禁暗暗叫苦。
通过与谢氏这么长时间得相处,她已经慢慢了解谢氏的性格。
谢氏平日里是个很好说话的人,但是犯起执拗来,也很要人命。她一旦真正打定主意的事,一般人都很难改变她。
就如同她坚持要送林宝儿上私塾读书一样,尽管她们手头很紧张,束修费攒起来也特困难,她却宁愿自己省吃省喝,也硬是将束修费给攒了出来。
还有,她一直坚持不让她自己以及林玉儿与梁王府签订死契之事也一样。
鉴于此,林玉儿打算先将此事放放,待过一两日再找个合适的时机,看看能不能打消谢氏的念头。
只是,林玉儿没料到的是,谢氏这次处理事情来竟是如此的果断与迅速,快得连她阻止的机会都没给。
乾清宫御书房
已至中年却仍旧俊朗的康泰帝帝坐在龙椅上,对坐在左下方的镇军大将军林远和怀化大将军林致道:“尽忠已经有三年未回京了吧?献忠应当也有两年未回了吧?”
坐在左上首的林远笑道:“皇上好记性,臣兄弟二人是有两三年未回京城。不过,这么多年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