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扶持康泰帝上位,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后位落入她人之手。
其实康泰帝心中也明白,不过是不甘心,基于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这个出发点来为自己争取最大化的利益而已。
一时之间,康泰帝与贞顺太后陷入胶着状态。
两月之后,康泰帝与贞顺太后各退一步。
康泰帝同意与郑玉珍大婚,立郑玉珍为后;贞顺太后和郑家同意康泰帝提拔池州县县令楚奕强为安庆知府,封其女楚如云为妃,康泰帝大婚之后便让楚如云进宫。
但贞顺太后和郑家在答应的同时,也提出两个要求:一是需郑玉珍诞下两个皇子,楚如云才可生子;二是康泰帝需要从郑氏家族或其嫡系大臣家中再挑几名女子,和楚如云一起入宫。
让郑玉珍先诞皇子,自然是为了巩固郑玉珍的地位,也为了保证康泰帝的长子由郭家女所出;而让康泰帝再纳其他女子入宫,则是为了分宠,避免日后康泰帝只宠楚如云一人。
因楚如云一事,与贞顺太后母子感情一向很好、对贞顺太后百依百顺的康泰帝第一次反抗贞顺太后旨意,这让贞顺太后心中对楚如云埋下了一根刺。
而楚如云入宫之后,康泰帝对其过分宠爱,对皇后郑玉珍反倒不冷不热,那几个与楚如云一同入宫、位分比楚如云高的妃子更是形同摆设,加上有心之人的调拨,贞顺太后对楚如云更为恼火,每隔个三五天将楚如云召过去训斥一番更是家常便饭之事。
楚如云有孕之后,贞顺太后有时还会将楚如云喊去立规矩,直至有一次,立完规矩后的楚如云身上见红,出现先兆流产迹象,让康泰帝动了怒。
不愿将羽翼渐丰的儿子推得离自己越来越远,贞顺太后才收敛了一些,对楚如云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一边是生育自己、养育自己的母亲,一边是自己真心喜爱的女子,康泰帝到底也不愿意贞顺太后对楚如云更加不喜,便只得依照楚如云之言按时来上了朝。
不过,都说女子分娩是道鬼门关,特别是在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