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准备攻打楚国的密报,他当时就隐隐有种猜测,父皇的目的可能不是废太子,而是借病将远在宁州的姑父陆行舟调回来委以重任率兵北上。
因此他当机立断,让董晗帮忙,用海东青传信去了宁州。
事实也确实如此,光熹帝想在最后这段有限的日子里让芳华回来,可之前他的提议被太子和百官给否了,正好杨家在作妖,他便借此机会,让芳华来救驾立功,一旦有功在身,他再提让芳华回京,想必谁也不敢阻拦。
前面的,赵熙都猜中了,唯独没猜中光熹帝想把齐皇后也带走。
回想着崔公公在内殿说的那句话,赵熙心里隐隐作痛。
崔公公望着赵熙痛心疾首的模样,叹息着摇摇头。
赵熙道:“公公有话不妨直说。”
崔公公道:“在老奴心里,殿下是最出色的储君,不论文采还是武功,都鲜少有人能出其右,可这样的殿下却不受宠,您可曾想过是为什么?”
“大抵,是因为我的生母不受宠。”
崔公公直摇头,“殿下错了。”
赵熙抬眸看他,“错在哪?”
“老奴想问殿下,您可知宋巍宋大人是怎么来的京城?”
赵熙不明白崔公公的话题跨度为什么这么大,但还是回道:“宋巍文采斐然,策论中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自然是一路平顺考上来的。”
“又错。”崔公公说:“宋大人是陛下亲自去宁州相中的人,一路给保上来的,虽说他文采不凡,可如果没有陛下的庇护,他不一定有命活到京城。”
赵熙面上浮现一丝惊讶,“父皇曾经去过宁州?”
“当年殿下只有八岁。”崔公公回忆起往事,声音里透着说不出的怅惘,“那个时候,殿下是这皇宫中唯一的皇子,也是陛下认定的未来继承人,他去宁州,是为给殿下寻一个有大智慧而又忠心耿耿的辅臣,最后相中了宋巍。”
这些事,赵熙从来都不知道,当下听说,只觉得满心震撼。
“或许在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