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让二皇子做储君,那他就是瞎!
不仅眼瞎,心也瞎!
不说历朝历代,起码往前数两三个朝代,就没有哪个皇子像赵熙这样拼,小小年纪把自己逼得几乎全能。
还有人嚼舌根,说大皇子才几岁就对自己狠,再这么下去身子骨吃不消,可能会短命,所以他现在的努力都是徒劳,白白为二皇子做嫁衣。
宋元宝当时听得咬牙切齿,赵熙分明每个月都有至少三次的例行平安脉好么,太医都没看出问题来,几个小杂碎竟然敢在一旁诅咒皇子早死?
当然了,嚼舌根子那些人宋元宝一个都没放过,一状告到内务府,该拖下去拔舌根的拔舌根,赐死的赐死。
那段日子宫中无端少了一些下人,赵熙问宋元宝知不知道原因,宋元宝摊手,“下人嘛,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赵熙知道他老是没个正经,就没再往下问。
——
九月初八,宋元宝下场,开始他人生中第一次重大考试。
原本正式秋闱的时间是在八月,由于太后薨逝没多久,再加上前几个月西北在打仗,光熹帝特地让考试时间延后一个月。
对别的考生有没有影响宋元宝不知道,但对他来说,该睡还是照样睡。
不知道是谁出的乡试题目,感觉跟他在尚书房某回的试题有点儿相似。
宋元宝感觉天上掉了个大馅饼,刚巧砸到自己身上来。
他已经被赵熙强制性训练出了刚审题答案就哗哗往脑子里钻的本事。
考卷发下来不过一炷香的时辰,他已经答题完毕。
之后就开始趴在答题板上呼呼大睡。
乡试与会试一样,都是九天三场,从发下考卷到次日凌晨交卷,考生有足够的时间反复斟酌答案。
主考官四处巡视的时候看到睡得正香的宋元宝,靠近瞧了眼他的座号和名字,认出他是当年探花郎宋巍的儿子,又是大殿下身边的伴读,当即失望地摇摇头。
纨绔子弟就是纨绔子弟,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