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警钟,她一旦提前离开将军府,必定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
这还叫没逼她?
可是就算徐恕不逼,她自己也不能干那么没品的事儿啊!
纠结好半晌拿不出主意,宋芳只好找借口推脱,“等我爹娘来了,我问问他们对我亲事的意见,到那时候我再给你答复。”
——
保护宋元宝回乡的,除了徐恕安排的护卫,还有长公主的暗卫。
小家伙没有他爹的倒霉体质,一路上好吃好喝好睡觉,感觉都没怎么熬就到了宁州。
宋家这边正在筹备满月宴。
乡下地方的妇人坐月子很少有坐满的,差不多了就得跟着下地干活儿。
宋家的儿媳妇待遇要好得多,不管是已经不在的大郎媳妇,还是只会生丫头的二郎媳妇,甚至是前不久才开嗓说话的三郎媳妇,一个个都是满打满地坐。
只不过大郎媳妇和二郎媳妇头上,因为条件比不得现在,月子期间的吃食可能差了些,但要说比起别家来,也算是拔尖的了。
到了三郎媳妇,从几个月的身子就开始见天儿的燕窝伺候着。
坐月子以后更甚,人家爹在县城开铺子,有钱,后娘亲自来伺候,带了一堆补品,婆家又隔三差五杀只老母鸡给她炖上,平日里不是花生猪蹄就是鲫鱼汤。
月子坐成这样,当真如同她出嫁时办的婚礼,是这十里八村独一份儿了,多少小妇人红着眼羡慕宋家儿媳有福享。
就有人说,“当初让你们嫁,一个个见着宋三郎就跟见了瘟神似的,躲都躲不及,这会儿才知道后悔?晚了!”
“那我咋知道宋三郎这么有出息,能考上举人老爷啊!我要早知道,哭着喊着我也嫁到宋家去。”
“早知道个屁!我看你就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
——
宋元宝进村这天,引起的轰动足足有他爹当初从京城回来的双倍。
为啥?
因为这娃臭显摆,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