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的内在主题是崇尚理性与和谐。小说所描写的盗墓过程其实终究是一场人心的较量。在墓中,死人与活人斗,墓主用尽各种手段、计谋来阻挠盗墓者的入侵;其次,盗墓也是活人与活人之间的暗算,兄弟之间尔虞我诈,反目成仇。因此,“盗墓小说”在不断颠覆世界观的同时,也在拷问人类的价值观。同样,这种人心不古的景象能够带给当代人一种启示:保持平淡,不去追求浮华,保持内心的强大。
一部成功的盗墓类小说不仅仅在于它给人们带来的惊悚刺激和冷知识的传播,还有对于道德人性的规劝。天下霸唱在介绍摸金校尉这一行当的时候曾一再强调“鸡鸣灯灭不摸金”“出了盗洞后要把土回填”等等“规矩”,细细想来,这些规矩也不无做人的道理,鸡鸣灯灭不摸金是提醒人们再大的财富也不如自己的生命自由重要;把土回填则让读者做人学会谨慎有始有终;摸金时“明器”不能一扫而空就是提醒人们要想到后来人的利益不要过于贪婪。作为盗墓类小说指导性的作品,《鬼吹灯》中对现实的思考同样影响到后人的创作,在后来的盗墓类小说中也宣扬了好人好报,勿存恶念的想法。
《鬼吹灯》的主要内容是寻找消失的古城宝藏,这部小说很多地方都充斥着神秘元素,这就意味着它会吸引众多的读者。此外,大多数人从小时候起心底就会有一个寻宝情结,即坚信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一定埋藏着宝藏,所以当读者在看到此类小说时,可能会有一种亲自去寻找宝藏的感觉。而对于那些习惯了现代城市生活的人来说,他们也逐渐开始对神秘莫测的自然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正是缘于他们这种对宝藏的崇拜,小说中体现出来的神奇的探险经历,几乎可以让所有人暂时从现实世界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放松。
《鬼吹灯》这部小说是依据葬仪文化以及民间习俗、民间传说等巫文化杜撰而来,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演绎和继承了传统的巫文化。正因为读者往往容易被巫文化的庞杂和神秘所吸引,《鬼吹灯》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