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了萧远,萧敬轩的军令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打通道路。
除此之外,萧敬轩并没有过多的要求。
萧远在亲卫中是一个比较冷血残酷的人。其家人全都死于了蛮族的铁蹄之下。
后来萧敬轩主政丰州时,萧远便在丰州乞食,后来,萧敬轩坐镇营州时。
年满十一的萧远便不远千里来到了营州。后来有幸被收入了羽林书院。
萧远到了书院之后,更是勤奋练武,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便突破进入了归一境。后来被萧敬轩收为弟子,武功更是突飞猛进。
萧敬轩这次之所以安排萧远担任修路的主官,便是看中了萧远的残酷。
萧远也很好的领悟了萧敬轩的深意。对于修路的卫人。萧远可以说是采取了一个极其残酷的方式。
萧远将所有的青壮全部用铁链锁住双手。一千人为一队,从中挑选两名监工监督。
萧远并不允许麾下的士兵打骂这些卫国青壮,但是却给了监工皮鞭。
每日,进度最差的一支队伍全员都没有饭吃。进度排名第一的则可以吃饱。
为了能够让监工更好的发挥出作用,萧远还规定,将进度最差的队伍的监工处死。
正是由于萧远的政策,使得修路的进度非常快,当然,卫国青壮的死亡率也不小,每天几乎都有数百名青壮死去。
这些事情,萧敬轩并不关心,此时,萧敬轩率领大军开始一点点的向着卫国的都城进发。
因为需要收罗青壮以及平定周围的城镇。萧敬轩并没有急着进军。
在萧敬轩的眼中,这里以后会是燕国的粮仓。为了以后的长治久安。必须要削弱卫国本土百姓的实力。
以后,卫国注定是需要移民的。只有将卫国彻底的变成燕国的国土,才能够维持统治。
随着大军的行进,萧敬轩也终于与杨雄部取得了联系。在定好了汇合地点后,萧敬轩便让杨雄自由发挥去了。
不过随着战线的拉长,萧敬轩终于也遇到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