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陛下,自我大明开国以来,这海上的倭寇也就热闹了起来,这些年出海的海商,实则并非是出洋。”
“而是从江南之地采买丝绸、瓷器、北上至我大明江北各省,路上省些运费罢了。”
“远非出洋可比啊。”
元末大乱以来,大明沿海的倭寇也随之热闹了起来。
这也是大明后来之所以海禁的根本原因。
大明的水师固然强大,但这些倭寇又不是奔着大明水师来劫掠。
专门按着商船薅。
商船出海一艘被劫一艘。
因此现如今大明即便是还没有封关禁海,这些海商也只敢在大明近海活动。
毕竟近海遇上倭寇,弃了船还有一线生机。
若是在外海,那你遇上倭寇,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而这被劫走的一船船的货物,又帮着这些倭寇招揽了更多的倭奴。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朱元璋一气之下,干脆便直接禁了海,没有商船可劫掠,倭寇就只能上岸。
等你倭寇上了岸,那可就由不得倭寇了。
是剿是抓,都比海上要方便的多。
朱元璋深翻阅着市舶司的奏本低声问道
“那朝廷前元时候呢?总得有个数吧?”
朱元璋话音刚落。
刘伯温便抬头道
“禀陛下,臣早年间听闻过一个大致的数字。”
朱元璋闻言连连摆手道
“刘先生,但讲无妨。”
“是,大致无外乎是,一匹苏锦,在余杭之地售出,可得银二两,但是当这匹苏锦运到南洋的时候,一匹丝绸便成了六两。”
“而天竺的色目人再行专卖,等到了波斯,便也就成了十两。”
“但是当地的波斯人,仍旧会继续向西洋贩运,及至极西之地,一匹苏锦大致可以卖到十五两白银上下!”
刘伯温话音刚落。
嘶~!
朱元璋登时便倒抽了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