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有一定的杀伤力的,可它们在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红衣大炮面前,还是不值一提。
其实——
西夏人的火器之所以没用,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人上。
夏军(也包括吐蕃诸部、草原诸部、西域诸国)的将士习惯了用冷兵器,他们打心底里不愿意放弃他们的弓马抗拒使用火器,所以,真正懂操控火器的夏军将士是少之又少。
以吴璘和李察哥打得震武城之战来举例。
就夏军的炮兵而言,夏军的没良心炮、虎蹲炮在战斗中就一直没有停过火,可他们的炮弹却全都打在战场的树梢上,一发没有打中,反而被乾军的骑兵找到西夏的炮营所在的位置,直接将夏军的炮营一锅端了。
换一种说法吧,夏军评判炮兵的标准就是能不能打响没良心炮或者虎蹲炮,根本不看炮击情况。
夏军对于炮兵的要求之所以这么低,一来是因为西夏会开炮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二来是因为西夏愿意当炮兵的人实在太少了,毕竟,西夏的火炮可是时不时的就造成团灭,所以,除非迫不得已,否则西夏人就没有愿意当炮兵的。
总之,先进的火器是需要工业基础支持才能保质保量的诞生的,西夏哪有这样的国力?
真正跟乾军交战之前,李仁孝君臣还有点脾气,觉得今日你大乾王朝对我西夏爱答不理,来日我西夏让你大乾王朝高攀不起。
可这一动上手,李仁孝君臣终于知道,为什么强如金国,在大乾王朝的大炮下,都没能挺住两年了。
老实说,也就是大乾王朝被当初赵宋王朝灭西夏不成反被西夏越打越强给唬住了,以及觉得赵宋王朝后期的横山战略肯定能立于不败之地,没有给西夏来一个孤注一掷,否则,西夏可能都撑不过三个月就被乾军给灭了。
打,肯定是打不了。
李仁孝君臣只能寄希望于李存的怜悯了。
可李仁孝先后向大乾王朝遣了九波使臣,全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讯。
这李仁孝还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