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还体现在他还是一个真正懂得布局的战略家上。
历史上,岳飞谋划的北伐,可不只是喊喊口号而已,他在《乞出师札子中列出详细的行动步骤。
如果用心观看,就会知道,那是一整套很可行的作战计划。
感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找,这里考虑到,有人有可能会说作者水字,就不多占笔墨了。
更难得的是,岳飞不仅规划好行动的每一步,并且还考虑到各种突发情况,以及应对方案,除此之外又有统一战线、联络敌后义军等等。
从那份作战计划上就不难看出,岳飞战略家的眼光显露无疑。
到了历史上的一一四零年,岳飞计划表中的各项准备都已完毕,岳家军也经过多年的整顿,实力非常雄厚。
对于北伐,岳飞志在必得。
同时,南宋小朝廷的诸路将士大多是北方人,对金国有血海深仇,时刻想着打回老家去,恢复曾经的赵宋王朝的山河。
可岳飞什么都准备好了、想好了,唯独没想到,明明有光复河山的机会,跟金人有血海深仇的赵构却一心想和,不想再打仗了,只想偏安一隅,苟活安乐一生。
刘锜已经在顺昌大败金军。
陕西战场也与金军在关中对峙,双方互不相让。
金兀术不得不退回开封。
那时的南宋小朝廷已经取得主动权,只要集中兵力北上决战,不是没有收复中原的机会。
就在岳飞准备正式开启北伐的计划的情况下,赵构的诏书到了。
赵构派司农少卿李若虚到岳飞军营,宣读诏书:“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
大好的局面,岳飞实在舍不得放弃。
好在来传诏的人是李若虚,他也是主战派,也不愿意南宋小朝廷错过那个收复失地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岳飞提兵北上,李若虚回朝承担矫诏的罪名。
在很短的时间内,岳飞顺利攻克蔡州、颖昌、陈州之后,又收复洛阳。
同时,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