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出了这么一件事。
秦桧临死的时候,他手下有两个追随者,一个叫董得元,一个叫汤思退。
秦桧知道他自己不行了以后,就把董得元和汤思退二人叫来托付后事。
为了让董得元和汤思退照顾他的家小,秦桧给了董得元和汤思退一人一千两银子。
这时,董得元和汤思退就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董得元想,他不能不接秦桧这一千两银子,要不然秦桧就该多想了,可能会觉得他有二心,认为他会干那人走茶凉的事,所以他就接了秦桧这一千两银子。
汤思退则没有收下这一千两银子,他说:老太师,您长命百岁,现在只是得了小病,您忙着交代后事干什么,您肯定会好起来的。
后来这事就传到了赵构的耳中。
赵构想,汤思退是秦桧死党,能走「秦桧路线」,与此同时秦桧死的时候跟秦桧又不是一条心。
于是,赵构就将汤思退提拔为宰相,继续走「秦桧路线」。
同时,赵构又提拔了另外一个人,也就是跟秦桧一块害死岳飞的万俟卨,和汤思退
共同担任宰相。
这是因为万俟卨后来跟秦桧闹掰了,而且万俟卨跟秦桧一样手上沾过岳飞等人的鲜血,还能继续走「秦桧路线」,非常符合赵构心目当中宰相的人选。
果然,汤思退和万俟卨当上了宰相以后,还是跟秦桧当宰相时一样,完完全全的按照赵构所写的剧本继续往下走。
纵观历史上的赵构的一生,虽然赵构活得很窝囊、很不是男人、很为人所不耻,但赵构确实达成了他所有的目的,将他所有的臣子都玩弄于鼓掌之中,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不论是忠臣,还是女干臣,都是赵构手上的棋子,赵构用他们,他们就能发光发热,赵构不用他们,他们就是赵构的弃子,所有人都任由赵构摆布。
这样的赵构,你可以说他窝囊、说他自私、说他怂、说他不是男人、说他为人所不耻,但绝不能说他愚蠢。
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