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招兵备战。
等到李存攻破东京汴梁城废掉赵宋王朝时,赵子崧已经聚集起来了两三万勤王之师。
收到赵桓的勤王诏书了之后,赵子崧在第一时间向京畿地区进发。但因为李存放出风去说乾军在京畿地区有几十万人马,赵子崧到了陈州以后,也不敢前进,就只能不断的给各支勤王之师的主官写信,让大家一块前去勤王救驾。
后来,由于驻地相近,赵子崧便找上了翁彦国,提议,他们两个,筑坛杀牲,歃血同盟。
翁彦国觉得赵子崧的这个主意不错,欣然同意,但坚持自己当这个盟主。
——老实说,从实力上来看,翁彦国甩赵子崧好几条街,他要当这个盟主,也无可厚非。
翁彦国对赵子崧说:“我奉王命入卫,所挟二十万大军,公乃陈州守臣耳,手不过三二万人,我当为盟主也。”可赵子崧却坚持认为,
“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朝时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但异姓要列在同姓之后,因此反对翁彦国担任盟主,言外之意是由他来当这个盟主。
二人为此发生争议,他们之间的同盟也进行不下去了。恰在此时,何志同也统八千勤王之师也来到了陈州。
何志同得知翁彦国和赵子崧的争执了之后,对他们说:“大元帅康王统兵在济川,我等何不领兵趋麾下听节制,何至主盟之争乎?”这段时间,赵构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声势搞得不小,不比任何一方勤王之师弱,关键,赵构是亲王手上又有赵桓下达的统制天下兵马的圣旨,有实力、有尊位、有大义。
所以,翁彦国和赵子崧最后选择听从何志同的建议,三人联名上书天下兵马大元帅府,表示愿意听其调遣。
但赵子崧还是对歃血结盟一事念念不忘,最后在赵子崧的一再坚持下,翁彦国、赵子崧、何志同以及荣嶷等人还是举行了登坛歃血之礼,并共同拟定勤王盟文,盟文中说:“乾贼再犯京阙,侵侮暴虐,神人共愤。圣天子屈己议和,犹未退师,旷日持久,包藏祸心,宗社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