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挺胸上前,并朗声说道:“忠臣不事二君,李若水先走一步!”
走到赵桓身前,李若水“当当当”的给赵桓磕了三个响头,口中道:“臣无能,叫官家受辱,先走一步矣!”
李若水原来叫李若冰,是赵桓给他改的李若水,在赵佶当皇帝时,他并不受重用,等到赵桓继位,非常器重李若水,加封李若水为礼部尚书,李若水不受,改封吏部侍郞。
如今,李若水第一个站出来报赵桓的知遇之恩。
对于李若水这样忠肝义胆又知恩图报的人,李存很喜欢,奈何,他并不是忠于自己,所以李存能做的,也就剩下成全他了。
李若水没有做作,他稳稳的给他自己倒了一杯毒酒,然后一饮而尽。
很快,李若水就七窍流血,一头栽倒在地。
见到李若水的惨样,不少也想为赵宋王朝尽忠的人,立即就打起了退堂鼓。
结果,一时之间,冷了场。
欧阳珣见此,毅然出列,然后也给赵桓磕了三个头,说道:“臣不能叫世人以为我大宋无忠臣,臣先走一步,陛下保重!”
欧阳珣曾给赵桓上书,极力主张“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以与人。”
欧阳珣声泪俱下的对赵桓说:“国难之时,应令各地守臣与敌力战。战败而失地,它日收复时可理直;不战而割地,它日若想收回则理曲。”
赵桓当时泪流满面,无言以对。
何栗解释说:“两河土地,的确不应割让,但与社稷江山相比,与百万京城生灵相比,孰轻孰重?这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欧阳珣转过身,朝着何栗怒斥道:“你身为宰相,运筹无方,京城失守,万死不足!你还有何颜面,立于朝堂之上?”
何栗大怒,欲杀欧阳珣。
但因赵桓与群臣皆反对,而没杀成。
倒完酒,欧阳珣看着何栗和孙傅怒斥道:“你等宰相,误君至此,不当以死谢罪吗?”
言毕,欧阳珣义无反顾喝下这杯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