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款,给了李邦彦他们这些主和的赵宋王朝的大臣创造了一个打败主战的赵宋王朝的大臣的契机,他们借此机会,将一直反对议和的种师道给赶下台去,还重创了军方势力,保住了他们赵宋王朝文贵武贱的传统。
阴谋得逞了之后,李邦彦等主和的赵宋王朝的大臣,兴致勃勃地在都堂里喝酒,公开庆祝他们这些文人所取得的重大胜利。
然而,赵宋王朝中的一些忠直有识之士,不仅对于种师道的遭遇感到同情,也对于李邦彦他们的做法也感到忧心忡忡。
很快,开封府仪曹孟钺就顶住压力上奏,请求恢复种师道的宣抚使之职。
他在奏疏中说:
「臣闻老将种师道,推孤忠自许之诚,首决天下之大事。蒙陛下处以股肱之任,虽愚懵无知之人,亦皆鼓舞欣忙,况忠直有识之士哉!今日忽闻种师道缘用兵少挫,已蒙加罪,以常情论之,固当如此;以大事论之,则臣别有愚见……」
紧接着,种师道被罢免一事,便在太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不久之后,陈东又率领数百个太学生,来到宣德门上书,请求罢免李邦彦,重新启用种师道。
陈东在奏疏上说:
「臣等闻任贤勿贰,去邪勿疑者,社稷之主也。奋不顾身,死生以之者,社稷之臣也。妒贤嫉善,妨功害能者,社稷之贼也。
恭惟皇帝陛下,聪明英睿,独智旁烛,贤邪之分,辰衷默判,天下戴以为社稷之主。
而在廷之臣,奋不顾身,以任天下之重者,师道是也,所谓社稷之臣也。
其庸谬不才,忌嫉贤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者,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梲之徒是也,所谓社稷之贼也。
陛下断然拔师道于将老之中,不一二日,任为宣抚使,中外相庆,知陛下之能任贤矣。斥时中而不用,知陛下之能去邪矣。然师道任而未专,时中斥而未去,复相邦彦,复相邦昌,其馀又皆擢用,何陛下任贤犹未能勿贰,去邪犹未能勿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