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其他类型 > 干宋 > 第六十二章 无间道(求追读!)

第六十二章 无间道(求追读!)(2 / 6)

的制度,可是冗官问题却远没有北宋这么严重。

由此可见,制度设计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事实上,真正造成北宋冗官问题日趋严重的另有原因。

到了宋仁宗赵祯执政时期,赵宋王朝解决冗官问题已经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赵祯请来几位重臣商议解决之道,时任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范仲淹用六个字直指要害。

这六个字就是“明黜陟、抑侥幸”。

“明黜陟”指的是当时北宋官员的升迁制度。

宋朝皇帝为了笼络士人的心,给出了非常宽泛的升官标准。即,文官三年一次,武官五年一次,只要期间不犯错就可以官升一级。也就是说,考核官员晋升的条件不是看谁更优秀,而是看谁更少出错。

谁都知道,做事情就有可能出错,不做事情则绝不可能出错。于是赵宋的官场就变得越来越佛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成了绝大多数官员的处世之道。

范仲淹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改革晋升制度,将官员执政期间的政绩纳入考核标准。同时还完善奖惩条例,过去不犯错就能得到晋升,但现在不作为便是错,虽然不会因此被罢官,但却会被调任到闲职部门,从此与权力无缘。

“抑侥幸”是指改革北宋近乎泛滥的恩荫制度。

从赵祯的父亲宋真宗赵恒时代开始,北宋官员就对每年的南郊大礼,以及万寿节(皇帝生日)充满期待。

因为这两天皇帝要向臣子们广施恩泽,从两府大臣到各路提点刑狱官以上,都可以向朝廷申请恩荫名额。

比如某位翰林学士每年可以恩荫一位子侄当官,数十年下来,光这位翰林学士一人就可以带出几十个新官。

这样的官场生态显然是极不健康的。

北宋冗官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大一部分原因便在于此。

范仲淹提出的“抑侥幸”正是要抑制这种极不合理的“侥幸”。

范仲淹提议两府并两省官遇大礼只允许恩荫一个亲生儿子充

最新小说: 型月:吾乃反转的圣剑使 航海:被诬看娜美洗澡,可我瞎子 四合院:从逃荒开启幸福人生 四合院:大茂相亲,对象送我了 重生港综:自带混子系统! 曝光黑化主角线!开局最强洛洛! 咋办?我爹是奸臣! 抗战:调任团长,手下李云龙! 仙尊,时代变了 木叶:我佐井以凡人之躯撼动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