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既是自己要效忠之皇帝陛下,还是自己之伯乐,若是没有陛下,就没有他周亚夫之今日之尊荣与地位。
如此周亚夫自然是对天子刘启异常之忠心,然周亚夫还是直性子火爆脾气之人,哪里忍的了有人当众胡言陛下之病。
当即便怒斥道:“匹夫怎敢信口胡言陛下之事!谁人若再敢言之,休要怪本太尉不念同殿为臣之情”。
周亚夫的一声吓骂,令在场之人再无一人敢言之,那几个适才谈论之人,更是加快步伐,灰溜溜的出宫而去之。
天子病重,这消息便如瘟疫一般,在整个汉境之内传的沸沸扬扬。
消息传开之后,特别是那些诸侯国中之诸侯王爷们,可是乐坏了,在他们之中大多可都是巴不得天子刘启早日殡天,那自己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若是能与先帝一般,在惠帝亡故之时入长安继位那可就是更好了………………
但其表面上自然还是要装作是知道天子病重,自己担心的睡不着觉,夜不能寐,接着便是派使臣入长安探望天子。更还是有人要上书要亲自到长安看望天子,以表自己对天子之“忠心”。
淮南王刘安便是如此想之,上次张释之检举其谋反,可是将其吓的不轻。但最终,倒霉的却不是他淮南王刘安,而是夺了刘安之军权,帮了朝廷大忙的张释之。
此事在道义之上,张释之自然是有大功之人,但在上位者看来这可就是大不一样了,下臣而夺君主之权,这还得了,若是哪天让你做了大汉之丞相,见天子有何过错,难道还要率军逼宫不成?
再说天子刘启与张释之两人之间本就有隙,若不是看在张释之已经是一行将就木之老者,说不定便不只是罢官如此简单了。
固此,天子一封诏书传来,张释之便被免去了淮南国丞相之位。
此时刘安当然是激动的上蹿下跳,命人自己写好的十余卷书抄录了数遍后,命人送入长安之中,要呈于太后。
也不得不说,淮南王刘安在著书立说之上,还算的上是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