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不疲,大有将演艺事业进行到底的趋势。
于是朱老大高兴了,可权贵们悲催了,这是为啥腻?
因为成年累月的半真半假演艺生涯后,权贵们忽然悲催地发现……双方真的有仇了。
二亩地变成了二千亩地、红颜知己怀孕了可孩子不是我的、不争座位只能做冷板凳了……
不用朱老大再导演,一帮子权贵真急眼了,恩恩怨怨世代累积,不可避免的作为祖宗家训代代相传,都希望有朝一日后代子孙能干掉对方后代子孙,为逝去多年的祖宗十八代露一个大脸。
往往事与愿违,在大家都争当‘大明乖宝宝’的大趋势大潮流下,每名权贵都从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做起,严格遵守大明法律规章制度,多年努力下来,南京权贵圈风气焕然一新,人人都是精神文明建设拥护者,干掉对方子孙后代这种生孩子没皮眼的龌龊事很少有人做了,因此精神胜利法便成了打击对方的专属武器,利用一次次的软实力攻击,把对方弄得灰头土脸,声名狼藉,才是上上策。
徐婉抢诗正是这个背景下催生的历史遗留问题。
----提高软实力攻击值。
每年春季清明时节,魏国公徐鹏举便要牵头组织南京城大大小小的权贵聚在一起春游踏青,开展一些声色犬马活动,既能抚慰嘉靖老大的脆弱心灵,又可以借此放松心情娱乐一把,届时还要邀请文艺界大佬参观见学,最后评出个一二三名,美其名曰: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脉相承,做大做强权贵圈文化底蕴。
踏青游玩被说得越高大上,越能体现出权贵之间的明争暗斗,每明权贵都想在春游踏青上,凭借精湛的娱乐技术拔得头筹,利用软实力攻击狠狠打压对手,同时又为祖宗十八代脸上贴金。
徐鹏举虽然秉承娱乐至上原则,国公府上下无一不是精通奇技巧技达人,可历年来的春游踏青,国公府从未拔得头筹,枉有一身惊世骇俗的娱乐精神,却总被一帮权贵嘲笑,文人雅士们也对国公府附庸风雅之举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