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达了南京城下。
………………
耳边恬躁声一滞,张明远长出一口气,终于可以清静无为地打量一下这座号称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了,灵台空明一片,慷慨激昂之情油然而来。
这就是大明王朝鼎鼎有名的副都--南京。
大明建国前,在洪武大帝朱元璋采取军师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下令兴建皇城及扩建应天府城。刘伯温等当世奇才堪定风水,在此地确定了宫城位置,迎合了钟山‘龙头’迷信之说,可由于燕雀湖湖身所在,地势十分低洼。为此,洪武大帝特意征调数十万民工来填平此湖,又由于填湖所需大量土石,故而,南京周围附近三座大山全部遭了殃,南京民间也有“迁三山填燕雀”的传说。还盛传填湖过程中,朱元璋曾把住在湖畔的一个名叫田德满的老汉,活生生投入湖中垫底,作为“填得满”的“吉兆”,后来又封他为“神”。
崎岖坎坷,历经磨难,自前元至洪武末年,历时三十年始修成,这里自古就有“龙蟠虎踞”的美誉,钟山龙蟠于东,石城虎踞于西,北有玄武湖一片大水面,城墙高七十余丈,全部以巨型条石堆砌而成,城郭周长九十余公里,由外到内分别是外郭、京城、皇城、宫城。再往里面走,就是传说中的大明第二套领导班子聚集地了,六部九卿、各类衙门各司其职,协助北方的顺天京师管理着大明王朝最富庶的江南地区。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说,金陵王气可见一斑,大凡称帝在此的无一不是王气聚盛,雄才伟略,洪武大帝眼光独到,选择在此定都,也体现了南京的重要战略位置。
站在城门口,望着高耸入云的城墙,张明远思绪万千。
历经百余年沧桑变化,城墙外表愈发古朴威严了,时间的打磨下,褪下的只有青涩稚嫩,留下的却是斑驳陆离,实而不华的外表下,是巍巍南京最忠实的守护神,也是大明王朝最忠实的守护神,得南京者,天下太平;失南京者,祸国殃民。
六朝古都,家国立命所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