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才是王余年的骄傲与本事。
夏仁泽被从太子沦为太监一事,在王余年眼里,不仅仅是风花雪夜的故事,而且是白花花的银子。
如同那些未出阁的思春少女,就是喜欢翻阅,市集上那些贩卖最为火爆,描写赴京赶考的书生,夜晚夜宿破烂不堪的古庙,三更半夜偶遇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九尾狐仙。
狐仙与书生秉烛夜谈,最后渡过浪漫美妙的一夜,这些胭脂红粉文章。
弧线甚至还会出钱给这些穷酸束身当盘缠,只求渡过一段风花月夜的春宵时刻,这不是采阳补阴,修炼玄功,而是狐仙对爱情的渴望,对人类爱情的美好憧憬与幻想。
故此这些胭脂红粉文章的作者,很懂少女的心思,专门写这种人鬼情未了的凄美爱情故事,骗取那些未出阁思春少女对泪眼。
这类胭脂红粉文章,别说是那些未出阁的思春少女,就连那些书生,都在幻想他们赴京赶考夜宿古寺,巴不得夜夜有艳遇,与那国色天香颠倒众生的狐仙同度良宵。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那些常年经营出版商贩,各个都是精明的商人,对商机一向嗅觉敏锐。
夏仁泽被废的故事,以及背后的八卦,商机巨大,利润丰厚。
其他出版商贩不敢做,可是王余年就敢干,赚钱对他来说,可不仅仅是赚钱。
这是王余年的兴致爱好,他更得意,他引领风尚,就算冒着杀头的风险,这笔生意他也做定了!
再说了,王余年也不是那么好杀的,不然凭借王余年这些年来,经常出版印刷那些关于朝中文武百家的绯闻八卦,足以让他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可是这些年王余年终究还是活的好好的,他都出版过关于国师宋春风的绯闻八卦,夏康国中还真没有王余年不敢写的人。
这种事情王余年已经不是第一次干了,只要做的隐蔽一点,官方也无从查出,就算查到蛛丝马迹,官方的人也不敢找王余年麻烦。
王余年的身份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