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说的,郭嘉同样明白。
即便是交换,他们一方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诸葛亮一方提出的条件来。
最差的结果。
无非就是一拍两散罢了。
那样。
许昌这边不好受,新野一方也承受不住。
郭嘉不认为作为使者的诸葛亮是个傻子,连这点都看不明白。
“诺!”
“主公放心,嘉定然给您个满意的答案。”郭嘉应声。
于是。
接下来的时日中。
暂居许昌驿站中的诸葛亮顿时,忙碌了起来。
不但要接待郭嘉的每日来访,应付他那一副看“小迷弟”的古怪眼神。
最让诸葛亮头痛的是。
他还要精力保持高度集中,与郭嘉同来的荀彧就战马,粮食的数量,进行据理力争的切谈磋商。
面对荀彧游刃有余,轻而易举化解自己“谈判进攻”的柔和手段。
初出茅庐,内心自比天高的诸葛亮,默默的收起了对天下名士的小觑之心。
世有能人,他孔明未逢啊。
同时。
诸葛亮也明白了顾牧因何要点名自己出使许昌。
因为换做自家主公手下的糜竺,简雍,孙乾等人来。
真就未必能在郭嘉和荀彧二人“一正一邪”的交锋中,占到便宜。
更大的可能,则是老底被人探了去,随意拿捏。
驿站门口。
诸葛亮再一次将郭嘉和荀彧二人礼送出去之后,他疲惫的捏了一下眉心,试图让自己清醒点。
“王佐荀彧,鬼才郭嘉!”
“他们的本事尚且已经如此令人头痛了。”
“也不知还未见面的荀公达,程仲德,以及连子治口中都忌惮不已的贾文和……”
“他们三人到底是何风采。”
说着,诸葛亮叹了一句。
“曹操能成就今日之业,绝非偶然啊!”
诸葛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