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解决了赈灾问题的朱棣总算落下了心中的大石。
他回到寝宫,看了一会奏折后,又想起了一直困扰他的阴霾。
三次模拟,大明似乎都朝着分裂战乱的趋势走去。
甚至,他改变了意愿,废了太子,却还是无法阻止大明的分裂。
这让朱棣无比糟心。
不行!即便朕将大明治理得再强盛,也止不住这些个混账东西的挥霍。
老大这混账,只比朕晚去十个月,他根本无法稳固皇位,这才导致老二的起兵造反。
老二这臭小子,决不能让他坐皇帝,而且不能给他任何机会,要让他彻底死心。
可到底要怎么避免呢?
朱棣想着这些,不禁皱起了眉头。
若是让老四……
不行……不行,老大老二,甚至老三都没有犯什么大错,若朕强行立老四为太子,朝中大臣一定极力反对。
甚至,还可能出现满朝大臣都不忠心的情况,到时候老四上位,极有可能又是一片血雨腥风。
除非,他们都犯了大错,或者老四得到很多大臣的支持。
但这臭小子如此滚刀肉,他不去拉拢朝臣,不去俘获人心,如何可以得到大臣们的支持?
嗯……朕要怎么选择?
唉……老四啊老四,如今朕只是知晓了一些你暴露出来的才能,但就是这冰山一角,已足矣支撑你成为一个才能卓绝的明君。
奈何……奈何你不是嫡子,没有大臣的支持,朕贸然立你为太子,恐怕不是助你,而是害你,也害了大明!
只是,无论立老大,老二其中任何一人为太子,似乎都无法阻止大明的动乱。
老三……
想到这,朱棣莫名想到了赵王!
只是,念头才出,他便摇头否决了。
老三太过平庸,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而且,这混账东西,天生反骨,若是让他坐皇帝,其他几个兄弟,恐怕也会被他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