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
大明洪武六年,岁在丁丑
继韩国公李善长辞官归养之后,朱元璋没有采纳太子朱标等人的意见立御史台御史中丞刘伯温为相,而是力排众议,立了本就以李善长门生自居的胡惟庸为中书省左丞相,总领朝政。
同年月,由于北元残余势力屡屡袭扰北疆,朱元璋决意出兵北伐,荡平北元!
为安抚淮西众将,朱元璋罢黜刘伯温御史中丞之职,令其闭门思过,无旨不得轻出!
两年后,洪武年。
皇帝朱元璋携太子朱标往黄山避暑,令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留守南京,主持一切朝务。
自此,胡惟庸的权力达到了大明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权侵朝野,无人敢拭其锋。
半个月后,黄山行宫。
朱标急匆匆地带着一份奏折来到朱元璋寝殿。
“父皇,刘伯温之子刘琏星夜呈奏,奏折上说刘伯温下腹生出绝症肉蛊,为时已半年之久,现已无药可治!”
朱元璋接过奏折,良久后道:“告诉胡惟庸,让他亲自带御医上门,给刘伯温诊治!”
翌日,朝会结束后,胡惟庸便亲自带着珍奇药物前往刘府,说是陛下赏赐,亲眼目睹刘伯温当场喝下。
当夜,刘伯温病症加重,呕血不止,凌晨时分与世长辞!
远在黄山行宫的朱元璋接到奏报,当即令太子朱标准备回京事宜。
次日下午,皇驾抵达南京。
监视胡惟庸的官员随即进宫向皇帝汇报关于刘伯温辞世的相关情况。
“十月十日,胡相奉旨探望刘伯温,并赐珍奇药物。当天夜里,刘伯温腹痛如绞,黎明时分,气绝长辞!”
“十月十九日,刘府悬哀幡,设灵堂,除吕昶、宋濂外,朝中大臣无一人前往吊唁。”
“京城流言四起,有说刘伯温是病亡,有说是自尽,有说……说是被胡相带去的药物给毒死的!”
“这等于说,是朕毒死了刘伯温呐。胡惟庸可是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