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看着两人的表情。
似笑非笑的道。
“你们是不是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愚蠢?”
黄子澄顿了顿,看向朱允炆道。
“我们有圣旨,我们有遗旨。”
“那我们就是正统!”
“只要他们敢来!”
“我们就可以拿出圣旨,先治他个造反的罪名。”
“要知道,皇帝大行,可是要七七四十九天的。”
“时间长短,由太孙说了算。”
“无论如何,我们占据天时地利!”
黄子澄看两人陷入沉思。
话音一转道。
“此番做法,也能看出哪个藩王想造反。”
“哪个藩王想效忠。”
“到时候太孙登位,就可以依此施法。”
“那要是他们都不来呢?”
齐泰问出了另外一个情况。
黄子澄闻言,一脸笑意的道。
“都不来更好。”
“那样的话,我们就快速发丧。”
“让太孙快速登位。”
“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当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
“太孙即位便是既定事实。”
“他们再想动,那就是造反!”
做与不做。
太孙登基,都是必然的结果。
黄子澄之所以献计。
就是因为忌惮朱棣的实力和名望。
就像他自己说的。
除去一个燕王,其他藩王不足为虑。
这不是说其他藩王不厉害。
只是单从皇位威胁论来说。
只有朱棣一人罢了。
其他藩王,要么是没有实权的闲散王爷。
要么就是胸无大志的废物。
唯独把着兵权和实力的。
就那几大塞王。
而且在他们和朱元璋生前的斡旋下。
早已秘密和塞王们达成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