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用谁的机器不是用呢?
不过陈棋留了一个心眼。
他要做的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其实原理很简单,最主要的诀窍是在那把电刀上面。
EMR术的原理是想办法把病变部位给它凸起来,然后用一根手术线套进去结扎,再切除。
而ESD的手术原理更简单,那就是在病变部位周围注射一圈肾上腺盐水,这样使得黏膜层和肌层能分离开。
然后用一种特殊的电刀,就是电刀头是扁平的,最前端带有一定的弧度,后世也叫“末端绝缘体电刀”(IT knife)
有了这把特殊电刀,陈棋只要像勺子挖西瓜肉一样,把病变部位整个挖出来,这才命名为“剥离术”。
这样手术部位就可以比EMR(切除术)做得范围更大、更深,效果也更好,更彻底。
不过陈棋可不会这么简单就教会曰本医生这么简单一台手术,除了工具上有限制外,另外ESD术还有一个最大的坑。
那就是你在剥离病变部位的时候,或者说你正挖得起劲,但这个动作非常非常容易挖过头,稍微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穿孔、出血。
想想布拉德里克教授是怎么把病人给做成穿孔的,他又是怎么惊慌的?就知道这有多坑了。
手术开始,这是一位扁平隆起型腺瘤患者。
多媒体教室里面,大屏幕上同步在进行直播,跟放电影一样,不得不说曰本医院的条件真好。
当陈棋开始在病变周围开始注射盐水的时候,不少医生都是皱紧了眉头,因为利用盐水分离组织的方法就是曰本医生发明的。
结果这位华国医生也在这么搞,这不是明显有抄袭的嫌疑嘛,还自吹自己是原创?
但接下来手术的步骤就完全不一样了,镜头里,内镜管的前端出现了一柄大家从来没有见过的手术器械。
在座的哪位不是人精,一下子就意识到好戏要上码了。
陈棋已经确定了病变部位,然后直接操作着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