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三人俱受鞭笞,这给欢快的气氛泼了一盆冷水。接下来众人无论心内是何感想,也都不好再放浪形骸,肆意玩闹。
沈哲子那为国用而惜己身,绝弃服散的论调,很快便通过谢奕等人之口传扬出去,继而便在这三百多名都中世家子弟中引起了讨论。
有的人对此自然嗤之以鼻,他们这些世家子弟,自有庭门旧勋作为坚强后盾,又不像寒庶人家一样只能卑事无用,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追逐那些玄虚乐趣,自然也就对沈哲子那种论调乏甚认同感。
但也有人对此奉若圣圭,认为这是认清时势、积极备用的老成持重之言,心理上的认同转付实际行动,有的撰文书写服散对身体的戕害,有的身体力行,烧散明志。
原本尚算其乐融融的迎亲队伍,因为秉性、意趣和认知的不同,渐渐分成了两个阵营。认同沈哲子的和不认同的,大概各占一半。
这样一个结果,沈哲子还是感到很满意的。他很清楚他这一个论调,在时下而言实在难以获得主流的认可。在这三百多人的一个小团体中,居然能够得到一半的人认同相应,已经是非常好的一个结果。
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他个人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随同前来的世家子,不乏常年混迹沈园的愤青们。沈哲子将服散与北伐联系起来,那么服散与否已经不止是个人的口味爱好问题,已经上升到了道德和忠义的高度。
眼下还只是局限在一群年轻人之间的讨论,来日回到都中,关于这个问题肯定也会引起时人的广泛讨论。有争议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时人根本意识不到热衷服散的对错与否,当这个问题有了被讨论的价值,那么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加入到两方阵营中去。
以往沈家是一个上升期,是要广泛的造势求援,以期能够增加影响力。可是现在,他家势位已经攀升到一个临界点,也不必再像以往那样从善如流,需要强化自己的主张和宗旨,这才是一派领袖该有的姿态。
年轻人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