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中这些人长居此乡,又多依赖舟市盈利为业,况且这函文上对于包税的各种举措也描述的很详尽。所以不需要沈哲子多做提醒,很快便意识到这件事所蕴含的利润和意义。
这件事能否成议,还不是这些人家需要考虑的层面。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如果此事能够运作成功,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朝廷对余杭舟市的管制,除了市监直接收取过往舟船通行之税外,还有盐铁等特殊商品的加派赋税,也包括舟市沿岸邸舍货仓的使用收费。收税项目虽然极多,但真正能够收取的有多少,其实大家各自心知。
像沈伊这种市监属官,各自乡土中都有纠葛,交好各家船行至此,能行方便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反正都是慷他人之慨。无谓为了朝廷交待下来不切实际的任务而见恶乡土,征集乡土民资去奉养台省那些侨门诸伧。
至于朝廷新拍下来的市监,民风门路都不熟悉,若有心同流,那边也共逐富贵。但若态度强硬,要行什么察察之政,那各家也都不会客气。常年行贾各方,谁家没有一二人脉和豢养的豪侠之辈,要用点手段将人逼走,那也并不困难。
余杭舟市勾连四方,舟船往来频密,各家虽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若依足朝行政令收足赋税,那么所得钱粮将比眼下翻了数倍都不只!如今每年所供奉的赋税,其实都是在临缴税之前,由市监属官与此地众商家碰头商议,确定一个数额,由各家按照所经营的规模补足,上缴朝廷以应付过去。
一旦余杭本地人取得舟市的控制管理权,那这其中的利润则实在可观。就算比照往例再翻一倍缴税,也大大的有利可图!他们长居此地,对于往来商旅避税的门路实在太清楚,就算不苛待为难乡人,单单别郡商旅应缴赋税,便足够让人赚得盆满钵满!
而在这利润之外,更让余杭各家心动的是掌握舟市后,随之而来的地位和话语权的提升。他们各家虽然通贾江东,各自都家财殷实,但说实话在整个吴中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