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自嘲说:“和曹操打了这么多次败仗,若还没得教训,那才是白打了。”又转首对大将军关羽说:“你另率一支骑兵在侧面接应,万一战局不利,也要把他们接回来,不至被曹操大败才是。”关羽颔首允诺。
再说郭淮几人出来,和张飞议论这战该如何打。张飞细思了一下,说道:“不如你们三人带一半人马在水西列阵,吸引贼兵。我带另一半轻骑从上游过河,抄他的后背去。”
但其余人商议了一下,觉得本来兵少,分一半沿河列阵,恐怕还不足以阻拦敌军,更莫谈破敌了。
这时郭淮灵机一动,想想秋天干燥,常刮西北风,转念想出一个计策,就建议说,他带一千轻骑在上游渡河,沿着水东顺风放火。张飞率大军在水西列阵,羊装渡河,实则吸引曹操军。待到大火一起,敌军大乱之际,则乘势渡河破之。张飞听了,举得此计甚妙,便点头同意了。
次日,北府军诸将带领晋阳铁骑,一路东行,到了漳水边,郭淮带人从上游的堂阳渡过了漳水,向东南方向潜行。而张飞、令狐华、孙资、刘豹诸将则统率大队人马,张旗鸣鼓,沿着漳水往南行,做出要择地渡河的形状。
一路之上,红色、白色的军旗顺风招展。号称“万人敌”的张飞头戴灰白色突骑皮帽,身披明光铠甲,腰缠金丝腰带,脚下着鹿皮靴。他的坐骑是一匹青灰色的快马,马鞍两旁插着弓袋,手持一根丈余长矟。虽是轻装赶路,其威武情景,不觉让人侧目,其余诸将也都跨骑骏马,个个锦衣绣帽,器宇不凡。
晋阳北府军如此招摇而进,东岸的东军侦骑早就发觉了,一路夹河随行。到后来,东岸骑兵越聚越多,逐渐望不见头尾。军至五口渡,两军不动了。此处河面狭窄,两岸平缓,正是易于抢渡之处。而东朝大军已经在此汇集,同北府军成隔河对峙的状态。
当夜两军隔水宿营,但见东岸曹操军营火把连天,远远望不见尽头。晋阳军人都有点吃惊,纷纷议论说:“东贼的兵怎么这么多?莫非青徐的贼兵也赶来助战了?”孙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