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才至此,岂能空手而归呢?”
此时作为前驱的数百名骑士回来了,率领他们的乃是中郎将吴懿。吴懿向刘范汇报说,渭水南岸几乎没有守军,只有在斜谷口西面有一处石头水,石头水的西岸是一处山塬,在那里驻扎着一大片营寨,其中人数似乎不少。而在渭水北岸的郿县,也一直有兵马往来,做不断调动的传闻。
刘范听闻完敌情,对将左们笑说道:“北岸虽有兵卒,却不敢直面南岸,看来是主力未到啊。我们还有些许时间整顿,当先在谷口与渭南前站稳脚跟。”说罢,他留刘诞在谷口伐木为营,接应尚在谷道中的后续军队。自己则率已经出谷的两万步卒,大踏步向石头水西岸挺近。
石头水早已结冰,这使得他们轻松地迈过冰层,靠近吴懿所说的那处高塬。在路上时,蜀人们看这高塬好似琵琶,东、西、北三面均为悬崖陡坡,只有南面缓缓起伏。走得近时,蜀人们仰望塬头,又好似阶梯一般,边缘层层叠叠,加上天气阴沉雾气弥漫,使得塬顶隐隐约约。难以分辨高度,好像直插天际一般。
刘范观看地势,不由连连称绝。心中思量道,这高塬三面悬壁,能将渭北动向一览无余,而偏偏只有南面能行,对于初入秦地的蜀人来说,实是立足渭南的绝佳地点。可惜,对于固守此地的凉军来说,却实在算不上易守,毕竟援军不能前来,只有依山成垒,在南坡上勉强自守而已。
刘范找来一名当地的乡民,询问这高塬的名字,乡民答说:“这是五丈原。”
“五丈原。”刘范口中反复吟诵,最后露出笑容,颔首说:“好名字。”
当夜,他率前驱就在五丈原下两里处宿营。守原凉军望见蜀军满山营火十分惊惧。彻夜轮番修理工事,登陴值守,确保每刻都有人盯着塬下,不敢稍有懈怠。后半夜开始下雪,蜀军早已熄火露宿。虽是黑夜,但原上原下一片银白,就像返照了月亮的白光。
第二天上午,刘范让护军校尉张任来,命他迂回原上自北面袭击五丈原。他勉励张任说:“在益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