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7年6月7日,时当盛夏,骄阳如火。考场上的芸芸学子们却丝毫不顾上天热,而是在争分夺秒的审题答题。
这天正是一年一度高考来临的日子,上午考的是第一科语文。所谓“十年寒窗”,对于广大考生而言,这大约是出生以来最重要的一天了。而今年的高考又与往年大不相同。
这一年是高考改革实施的第一年。语文提高到180分,数学150分不变,文综或理综改为320分。至于英语,则由原来的总分150分降为100分,三分之一的分数被语文和综合瓜分,而且是实行社会化考试,高中三年内一年考两次,按最高分记入高考成绩。
这样一来,对于魏涛这样的“愤青”学生无疑是一个福音。“我们伟大的国语终于凸显了她的比重,洋鬼子的鸟语迟早会被淘汰!”这是魏涛在两年前听到高考改革方案颁布后的激动之语。他很庆幸自己赶上了这个标志性的变革。要知道教育乃立国之本,高考这次整改,正是一个标志着祖国强大而日益自信的重大变革。
因此高中这三年,他加倍努力的学习国语,语文也始终是他成绩最好的一门课程。不过,他却不是一个偏激的少年,虽然打心底里瞧不起一维的、低级的英语,但也始终坚持去学,不致被其扯了后腿。三年六次的考试中,他的最好成绩是83分,算得良好。只要这两天的四门科目发挥正常,那么重点名校不敢说,位居一线的本科院校还是有把握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魏涛看了看手表,已近十点一刻。自九点钟开始正式答题,他一路过关斩将,顺次攻克“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到了眼前的“语言文字运用”题目。这是除作文以外的最后一个大题,分成5个选择性小题。魏涛在以往无数次的模拟考试中,也都是这个时间段到达此题,完成之后,再以剩下的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搞定最后的作文。这时一切如常,他轻轻吁了口气,当下埋首试卷,大约十五分钟,便将此题搞定。
多数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