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大学正教授,博士生导师,常江学者,华国杰青,距院士差临门一脚的刘承山教授,
眼下有些后悔,为啥要放弃那么多好苗子,偏偏选择带这小子做毕设。
他看着江知非,国字脸上无悲无喜,淡淡说:
“你师娘中午才回来,我就不留你……”
“别介啊,老师。”
江知非厚颜挤进房内,刘承山年过50,也拦不住对方。
熟练换好拖鞋,江知非看见客厅茶几上,平铺一大张宣纸。
“呦呵,老师您这在练字,陶冶情操啊。”
江知非笑嘻嘻看刘承山关门,对方波澜不惊地点点头。
“好久没练了,今天偶然起了兴致。”
“那学生我得好好欣赏欣赏……”
江知非站在茶几前,沉默一会儿,摸了摸下巴:
“老师这手字,笔法秀逸,气势磅礴,疏朗通透,力透纸背……”
江知非把相关成语,仿佛不要钱说了遍,惹得刘承山暗自得意。
“然而,”江知非话锋一转,询问说:“学生有一事不明。”
“你讲。”
“这「杜甫能动」四字,该当何解?”
刘承山:……
见对方沉默,江知非自作聪明补了句:
“莫非从右往左读?「动能甫杜」?可这语意也不通顺……”
“是「勤能补拙」!”
刘承山深吸几口气,然后说:“你要没啥正经事,就赶紧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江知非也挺尴尬。
竟然吃了没文化的亏。
他好说歹说,这才把刘承山说的气顺了。
两人分坐茶几两旁,刘承山一边练字,一边对江知非问道:
“决定好,去翟庭老师那儿了?”
这句话,从江知非考上淞沪交通大学研究生起,刘承山隔三差五就问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