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能沉默。
其秀才中举人,怕是比进士还难。
“省考几月?”
“八月,应天府南京城。”
陈昌继续道:“安徽、江苏、应天三地都在南京进行省考,贡院在那。”
“不过,录取人数按各省缺额补进,据说江苏各县缺额百余……”
“考取的内容除了四书五经外,还有《九章算术》《崇祯历书》。增加了算学和历法,咱们得抓紧买了。”
“你怎么知道那么多?”
“大明公报详细述说了,只是与邸报速度不一,差一两天,海运昨天就到了。”
几人畅聊起来,唯独一旁的赵安,则沉默寡言。
汤斌一见,其到底是心肠不坏,只是往往心直口快,得罪不少人。
“平之,你怎么了?”
这一问,众人纷纷看向了沉默的赵安,投出关切目光。
“哎,没事。”赵安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无奈:“只是你们晓得的,某考上秀才,已经是祖宗庇佑,省考、乡试,怕是都没机会。”
“要是武举再办就好了。”
陈昌见此,感慨了一声。
原来赵安从小就爱习武,可是扬州一向文风昌盛,且武举前途渺茫,只能被迫习文,谁料考中个秀才。
“如今卫所废黜,募兵为主,军官将主奖励丰厚,博个显爵,那是几代人的富贵啊!”
闻言,汤斌若有所思,他似乎听闻孙总督曾经呢喃过武举,应该会重启吧!
这等言语,自然作不得数。
岂不知,武举在内阁定下后,并未第一时间公布于世,而是在军中率先铺开。
军报的第二次发行,仿佛在整个军中扔下了一个炸弹。
凡营正以下,皆可参加武举。
武举在京营施行,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第一,肯定是筛选能力,进行中高级军官的培养,毕竟随军学堂最多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