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培育优良种子的地方。
“产量多少?”
朱谊汐不顾地面的尘土,迫不及待地来到跟前,惊喜地抚摸着割手的大片叶。
“陛,陛下……”
“前两年刚播种时,亩产不过两百来斤,而且其果还没拳头大,又小又瘪,对于咱们北方来说很不适应。”
一旁照顾此地的农夫,颤抖地蹦出几个字,负责此次的宦官就忍不住插嘴,条理清晰地吐露出来:
“如今这几年不断地选种,亩产能超四百斤了……”
皇帝闻言,轻轻点头。
所谓的优选,就是人为改良,把那些产量高的种子留下,一季季的筛选,让高产量的自然授粉,从而留下优良基因。
这就跟养马一样,简单又笨拙的筛选。
在玉米和番薯传入后,朱谊汐一开始热衷的是番薯,后来更喜欢玉米。
番薯虽然产量高,但吃起来没营养,而且太损耗地了,种一茬得养一年,不然没几下就废了。
而玉米不一样,不择贫瘠,耐储存,且产量稳定,更适合北方生长。
尤其是辽东收复后,他更关心的是长期的占据下来,而粮食问题则至关重要。
在之前锦衣卫的报告中,朱谊汐突然意识到,此时的辽东竟然以小麦为主要农作物,而不是后世习以为常的稻米和玉米。
这也就难怪明军不乐意北上,占据整个东北,实在是打下来也种不了小麦,气候太不适宜,拿下来只能挨饿。
满清也没意识到这点,所以这些年只是不断地掠夺更多的奴隶,开垦更多的荒地来种田,结果却饱受小冰河困扰,事倍功半。
朱谊汐则以超越时人的眼光,一下就瞄到了关键——粮种。
“只要让东北种上大豆、玉米、水稻,那就不缺粮食。”
压制住心中的喜悦,皇帝继续道:“玉米不适应咱们北方,你们继续培育,再接再厉。”
言罢,他再道:“把这四百斤的种子都尽可能的培育,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