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学院,让她们进入里面教授学子?’
这个想法倒也不是不行,梁秋此刻的心中已经盘算在帝都建造一所大学,然后从里面毕业的学子到时候便可以直接安排官职。
科举制可以保证自己前期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合适的人员,但在这种吃不饱饭的世界,并不是每个人从小都能支持读书的。
只有普及百姓的文化水平,才能尽可能获得更多的人才。
此刻既然已经拿下了林羲关,梁秋也不打算再将加强基层文化水平这件事拖下去了。
于是第二天早朝,梁秋在早朝上下发了一系列调整。
立科举,设文武科,半年一考,考试优秀者可做官!
大纪北部各地建设学堂,提供六年义务教育,小学四年加初中两年。
因为这个世界能学的知识并不多,而且小学阶段更多是在启智,所以六年义务教育的时间是刚好的,之后时间到了再由家长自行决定是否让孩子继续读书。
至于为什么梁秋不直接开展十二年义务教育,直接来个高考什么的,梁秋也深思熟虑过,但这并不太现实。
还是那个最基本的问题,这个世界的人并不是很看重知识,有书就读,没书读的孩童到达一定年岁就会被父母叫到土地里去帮忙,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一个人就是一个壮丁,在这个时代,吃饱饭可比读书重要多了。
所以梁秋也只能选在孩童们还在成长的这个时间段,然后以包一顿午餐免学费的条件吸引百姓将孩子送来学校。
至于后续的跟进改革,至少需要等梁秋将大纪国给统一后再说了。
当然他做出的改革远不止这些,梁秋先后又提出了土地更改,从北部以点试行……
这些决策听的朝廷的官员一个个都是皱起了眉头,因为梁秋做出的这些决定与他们蒂固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突。
允许土地私有制?光是梁秋提出这个理论,众人就没法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