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英,这老汉坑咱,我明明听府里的采买说,牛肉一斤也就一分银子左右。”
“这头牛看上去还不到斤,撑死也就五十两银子而已。”
“他居然敢狮子大开口,要咱们两!”
徐增寿的话还没说完,那老汉就叫起了撞天屈:
“小少爷,您说的那是老死的牛!”
“咱大明不许宰杀耕牛,所以市面上的牛肉,大多是老死的牛。”
“除此之外还有病死的,和意外摔死的。”
“病牛一斤就要五分银子,摔死的更贵!”
“而您要买的,这可是活牛,而且还是正当壮年的活牛!”
“老汉要您两,已经是很便宜的了。”
“不信您让在场的各位给评评理,看这头牛卖两的话,有人买没人买?”
此时的大明,除非少数贵重的东西,要通过银两、铜钱和大明宝钞购买之外。
市面上大部分的货物,其实还是以粮食来交换的居多。
而以徐增寿的身份,他其实并不了解耕牛的实际价格。
只知道一两银子,相当于一千铜钱,相当于一贯大明宝钞,可以买一石米。
而大明的正二品官员,也就是六部尚书,每月的俸禄才只不过石而已。
这老头儿张口就要两,相当于一头牛,就要了尚书家三个多月的俸禄!
徐增寿当然觉得不值。
然而周围人的反应却告诉徐增寿,人家老汉并没有多要。
“哎呀,这么好的黄牛,两都卖得出呀!”
“看这牙口,还不到岁吧?正是能干活的好时候啊!”
“就是就是,你们富贵人家的少爷,不懂就不要乱说,老丈这已经给你们天大的便宜啦!”
徐增寿茫然不知所措。
朱雄英则摇头苦笑,拍了拍徐增寿的肩膀。
“没事,不怪你,要怪只能怪咱爷爷给官员定的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