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对朱元璋来说,只是统治的工具。
他本人来说,实际上是不太感冒的。
究其根本,他也只是泥腿子出身。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任亨泰的观点也很有说服力。
至少在儒家层面,他的文章站住脚了。
于此同时。
朱元璋更加明白,这过于理想化了。
君主不可能个个都圣贤开明。
臣子也不可能个个清廉能干。
地主更不能跟农民讲仁义道德。
当土地兼并开始,朝廷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干涉阻止。
所以任亨泰给的这个答案。
如果站在儒家角度,是绝对合格的。
但是这并不是朱元璋需要的,他需要更加现实的解决方案。
如何才能解决土地兼并。
如何才能跳出王朝周期律。
任亨泰的文章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朱元璋问向旁边的太监。
“这几天,士林风气如何?”
“关于任亨泰的这篇文章,可有议论?”
太监连忙回答。
“禀陛下,近日士民对此皆有议论。”
“任尚书声势一时大涨。”
“不仅朝官交口称赞,士林学子也对其仰慕有佳。”
“相对的,批驳那十五先生的声音也多了起来。”
朱元璋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他继续问道:“士林学子中,都议论些什么内容?”
太监答道:“议论的都是些学术上的事情。”
“最近京城开了几场学术议论,儒学风气愈盛。”
“倒是有些不懂事的学子,经常口出狂言。”
朱元璋来了兴趣:“都说了些什么?”
太监飞快瞄了朱元璋一眼。
然后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