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斥,说天子身边的人,也是你一个小校能羞辱的吗?王重荣义正言辞,说违反宵禁的,非奸即盗,谁知道他们是禁军?然后把当晚情况原原本本报告一遍。
杨玄实虽居高位,手握大权,却不是那仗势欺人不讲理的人,听完事情的经过,怒气顿消,而且对眼前这名耿直的小校官也另眼相看,不但没有给王重荣穿小鞋,反而提拔了他。
王重荣正直刚烈,同时还有一副伶牙俐齿,善辩。得理不饶人,无理搅三分,实在辩不过你,还可以打你。身边人因此都很惧怕他。
黄巢入主长安,传檄四方,当时的河中节度使李都打算投降。唯一让李都忧虑的就是行军司马王重荣。于是李都提拔王重荣做节度副使,想以高官厚禄安抚其情绪。
为了维持黄齐政权的正常运作和应对唐王朝的反扑,黄巢不断派出使节到各藩镇征缴粮草物资。使节一波接一波,络绎不绝,仅仅河中一地,就有上百名使节。河中军民疲于应对,难于供给。
王重荣于是秘密召集部下,说道:“当初,我委屈自己,强忍恶气,失身从贼,不过是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而今,征收财货没完没了,粮食征收完了,就该征调咱们的军队,咱们的死期也就到了。不如我们现在就开始反抗。”
朴实无华的一番话,除了第一句有给自己戴高帽洗白的嫌疑之外,其实还是说出了所有向黄齐政权称臣的藩镇的内心话。投降你,是为了获得好处,最起码也是没有损失,而现在我们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还要出钱、出粮、出兵,更背上了叛徒、逆贼的骂名,这笔买卖血亏,不值得。
王重荣的号召得到了一致同意,大家全票通过。于是就把黄齐政权派来的使节集中到一起,全部诛杀,宣布拨乱反正,回归大唐。
节度使李都害怕祸及自身,于是主动让出领导岗位,任命王重荣做河中留后,然后自己逃往蜀地的流亡政府。
在王重荣的带领下,河中军打退了黄齐政权的一波反扑。
唐王朝擢升王重荣为河中节度